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应用以及农村厨余就地堆肥推广
<一>、厨余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应用问题
一、粉碎后进下水道技术应用方面
厨余垃圾经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虽然可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解决厨余垃圾分类难题,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增加住宅及小区排水横管堵塞风险,加大化粪池清掏频率。
2)污水市政管网因颗粒物沉积和油脂凝结钻附导致的堵塞风险增加,因H2S和VFA含量增加导致的管道腐蚀风险增加;因易生物降解含量增加,沼气浓度增加,爆炸风险增加。
3)污水处理厂水量和水质(BOD、TKN、TP、TSS)负荷增加。
二、厌氧消化技术应用方面
厌氧处理过程不需供氧,动力消耗低,一般仅为好氧堆肥的1/10。但厨余垃圾厌氧消化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盐分含量高:厌氧发酵过程盐分浓度为0.5%~1.0%,但我国厨余垃圾含盐量高达1.24%。
2)厌氧消化工艺分为湿式消化和干式消化,湿式消化TS宜为10%~15%,干式消化TS宜为20%~40%,而我国厨余垃圾TS含量一般为25%左右,因此适合采用干式厌氧消化工艺。但干式厌氧消化对氨、重金属、硫酸盐、挥发性酸等物的控制要求,否则容易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性。
三、好氧堆肥技术应用方面
厨余垃圾水分和油脂含量高,增加堆肥难度;产生大量恶臭物质和渗沥液,增加二次污染风险。另外,厨余垃圾和其它生活垃圾混合堆肥,会导致产品品质低下。
1)厨余垃圾水分和油脂含量高,堆肥难度大:《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技术规程》中指出发酵原料的含水率宜为40%~60%,而厨余垃圾含水率约为75%,这会导致堆体升温缓慢,孔隙率低,阻碍空气通过堆体,以及氧气与物的接触。另外,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油脂,油脂对堆肥反应也有较强的性。
2)渗沥液产生量大,恶臭污染风险高:餐饮垃圾处理机预处理与堆肥前期,会产生大量沥出液。在堆肥环节,需通风换气,产生大量恶臭物质。若采用翻抛工艺,以及堆肥成品筛分工序,都会伴有大量粉尘产生。
3)产品品质难以提高:厨余垃圾和其它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导致堆肥产品品质低。研究显示,厨余垃圾越早被单独分离出来,其堆肥产品中残余的重金属含量就会越低。源头分类的厨余垃圾堆肥的重金属含量比混合垃圾堆肥要低近一个数量级。但民众分类收集参与度低,难以实现。
<二>、农村厨余就地堆肥处理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随着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生活垃圾如菜根菜叶、剩饭剩菜、包装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等,其产生量也逐年增加,混杂有水分高、易腐厨余垃圾的生活垃圾乱扔乱丢已成为中国农村的村容村貌治理难点之一。
1、经济效益分析
农村厨余就地堆肥处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了垃圾减量,一方面减轻了乡镇垃圾转运系统的压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处理生活垃圾的成本,减轻了各级财政压力。好氧堆肥与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处理方式相比,处理成本比较适中,堆肥处理速度较快,投资与运营成本较低。好氧堆肥产生的肥,可以作为肥使用,减少村内购买肥的开支。
2、社会和生态效益
农村厨余就地堆肥处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强了农村垃圾的分类观念,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同时,提倡厨余垃圾生产成肥,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同时,通过对农村厨余就地处理技术的推广研究,可提升我国厨余垃圾处理以及加工肥设备的技术研究。
基于农村垃圾分类条件下,农村厨余就地堆肥处理,工艺简单,且成本较低,平均为每户家庭减少0.8kg的厨余垃圾出村,并产生肥,回馈给本村,减少了农户肥的购买,了农村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的机制,完善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减轻了后端处理的财政资金负担。因此,农村厨余就地堆肥处理技术的推广具有的可行性以及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