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饲料化技术以及完善餐厨垃圾管理体制
其一、餐厨垃圾饲料化技术
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工艺应按照“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基本要求,并在坚持“、环保”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回收餐厨垃圾中蕴含的生物质能源,利用其中的氮磷等资源性物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目的。但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严格地进行垃圾分类,不少餐厨垃圾是与其他生活垃圾一起进行填埋处理的。虽然餐厨垃圾大部分都是在自然界中可以逐渐降解的可降解物质,但由于餐厨垃圾含水率较高,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渗滤液,增加餐厨垃圾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另外,目前适合用于填埋的土地日益稀缺,征地成本越来越高也限制了填埋技术的使用。填埋后餐厨垃圾还会厌氧分解产生沼气,进入大气层后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5倍)。因此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世界上餐厨垃圾的填埋率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由于传统的填埋等处理仅仅是将餐厨垃圾作为废物进行处理,餐厨垃圾中的营养物质没有充分利用,因而人们越来越重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技术。目前,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饲料化技术、肥料化技术和能源化技术。
餐厨垃圾营养物质丰富,富含牲畜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直接喂给牲畜的话可以降低牲畜养殖成本,因而在我国一度直接用来做牲畜饲料。但由于餐厨垃圾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有的还含有洗涤剂等物质,在收运过程中容易腐败因而经常携带了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等,直接饲喂牲畜不仅会影响牲畜健康,还有可能诱发流行性传染病,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因此很多地区都已禁止餐厨垃圾直接饲喂牲畜。
餐厨垃圾要达到饲料化需要去除其中的物质和杂物,尽可能的实现杀毒,满足饲料性要求;此外生产加工中要尽可能地保留营养成分,提高餐厨垃圾的饲用价值。目前国内利用餐厨垃圾生产饲料的工艺主要是物理法和生物法。物理法是通过将餐厨垃圾脱水干燥、高温、粉碎后制成饲料,技术上较为简单、操作方便,但要消耗大量的热能。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发酵餐厨垃圾,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等生命活动生产有用的菌体、酶和中间产物,然后将其烘干制成蛋白饲料,可代替大豆、鱼粉等蛋白饲料,拓宽了蛋白饲料来源的渠道。生物发酵投资少、快、能耗低,应用前景广阔。
总体而言,由于餐厨垃圾饲料化技术不够完善,饲料卫生难以监控,难以产品,此外餐厨垃圾饲料化还具有同源性污染等潜在的生态风险,生产和使用条件较为苛刻,而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卫生日益重视导致人们对其接受度较低,因此餐厨垃圾饲料化技术的大规模实际应用还面临着不少阻碍。
其二、完善餐厨垃圾管理体制和政策
在餐厨垃圾管理体制方面,欧洲等发达在餐饮部门设置专门的餐厨垃圾存放点,对餐厨垃圾实行单独分类收集,对运输和处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管理,特别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采取成品或半成品等净菜进城措施,源头削减和餐厨垃圾的产生,并采取强制资源化利用的措施。我国餐厨垃圾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起步较晚(2005年),在收集、运输和处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相对滞后。因此,餐饮垃圾处理应统筹考虑餐厨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运输、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监管等环节,落实餐厨垃圾从产生、运输、处理等各环节的污染控制,构建“因地制宜、技术合理、环保达标”的餐厨垃圾处理体系。建立餐厨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监控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的统筹监控管理与信息化运行,显著提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系统的整体程度和信息化水平。